20.08.29 天幕 暫且不說波蘭斯基是不是借這片洗白洗的太過分,從整體上看,片子很工整,皮卡爾法庭戲之前每一個段落都是張弛有力,尤其是第一場戲通過遠(yuǎn)景營造的壓迫感,基本就奠定了基調(diào)。很可惜越到后面節(jié)奏開始匆忙,皮卡爾自身的飛黃騰達(dá)還頗有一種“終有一天成為了最討厭的人”。但仔細(xì)想想,波蘭斯基是德雷福斯嗎,不是,他憑借這片還是拿了凱撒;是皮卡爾嗎,也不是,他到現(xiàn)在也沒有辦法回到法國。只能說,他真正想說的,還是這二者的背后那股子共同的反權(quán)威和against the gov,追求所謂的真相和正義。但問題來了,如果波蘭斯基有一天真的求到了他所想的真相和正義,這個真相和正義會是最原本的樣子嗎
待追憶:121.77.192.20
解構(gòu),松懈,繞到美好濾鏡的背面。吹水的同時被觀眾冷眼旁觀,做夢的同時被觀眾看穿現(xiàn)實。找老豆的,找老公的,找條女的,一路尋尋覓覓似乎沒找著,但也找著了某種慰藉。我覺著電影有2種,一種是造夢,另一種是戳穿夢境,但還是有某種真摯的東西縈繞在空氣。譬如,蹲在鋼琴下面的那番對話。“超越《甜蜜蜜》”?兩個物種,不必比較。半支煙更像柔道龍虎榜,懸而未決,一事無成,so w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