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后遺癥刺激犯罪的情節讓我想起the roaring twnenties,不過除了經濟蕭條,越戰比一戰給美國帶來更嚴重的精神虛無。全片是一次事件的記錄,場景變換較少,時間時而被壓縮時而被拖長。一上來就是城市街頭采風,再平常不過的一個下午,喧囂燥熱無聊疲軟閑適中暗藏危機,等待著一個群體性焦慮爆發的契機,就像電視臺風云中民眾爭相打開窗戶呼喊i cant stand it anymore 。從滑稽的取槍、伙伴臨陣脫逃,到拉鋸戰的上演,幾次銀行大門前與警方交涉,幾次通電話,人質、政府、圍觀群眾、劫匪家人的反應輪番上陣,兩人一時成為輝煌的無政府主義和lgbt平權先鋒,也難逃跌落谷底慘淡落幕、被權威框住碾碎的命運。視聽上整體平實自然,不乏張力十足的運動鏡頭和固定機位長鏡頭以及驚險時刻的密集蒙太奇堆集。最喜歡凱澤爾的表演,虛弱,孤僻,陰冷,狠戾,天真。